其实固件区的可以理解为我们所使用的分区,他也有自己的分区格式。硬盘都是以柱面,磁头,扇区的层次结构.而不同牌子的硬盘,技术上,有相似的地方,也有不同的地方。大原理是一样的,关键是你使用的OS系统而已,感觉犹如,都是系统,区分了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和UNIX系列的操作系统。
一个有趣的参数SPT:
ST硬盘的固件区,WD硬盘的固件区,MT的固件区,SAMMANG的固件区,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SPT。对于固件区,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,意思理解为"磁道的扇区数"。如果关闭这个参数,就可以实现对该段的关闭,部分盘,修改这个参数,可以解决一些因为坏道过多的SF。一张表格MAP,MAP图,理解表区表ZONE,固件映射表,磁头映射表.地图,通过对地图的修改,可以实现磁头关闭,段的关闭,固件模块地址偏移。
翻译器
指令翻译器,地址翻译器.
ST的指令,MT的操作等,都需要有个东西翻译,我发送一个动作,但要有个东西,告诉主控,怎么做.....
说明书的一些功能,在2.27上是不同的,要注意。
restart from sa
在2.27就是
firmware start
read passport
就是read hddid
restart using internad hdd sa
跟老版本的
restart hdd`s own sa base
功能一样.
mt启动SF比较简单,但是做了之后容量不减少的,就需要修改89模块,这个是SF的脚本模块文件.另外的就是盘在加了LDR之后,无法就绪或者加了之后,校验数据和译码表无法生效,就需要热交换去启动SF,SF会自动重新校验和生成译码表。
记住,新的盘,如果校验没有初始化,那么写什么都会使硬盘坏得更多.这点一定记住..
写测试的方式两种,一是菜单里面有的,二是INITINLIZATION SRV.
另外一种就是乱修改U-LIST,然后写回去(修改之前要备份,因为要恢复原来),如果能写,说明OK..
U-LIST,正常情况下有4个备份,在不同的盘,包括备份固件区,就有8份.其中一份OK,硬盘的译码表就能正常使用.
大部分6E的盘,或者6Y的盘,基本上都是18出了问题,写的话会导致37也出问题。解决的方式,就是VIEW,编辑查看U-LIST的10,11字节,确定18H占用的扇区数据(6e的一般都是占用53个扇区以上)。再编辑18的内容,根据确认的占用的扇区,把没有使用的那部分删除,再计算校验,写回去就能解决问题。另外,一些盘的G表,出错,自己又想保留数据,要预览一次,保存为文件形式,再使用菜单清了G表,导回刚才备份的文件,写到硬盘中。
修盘,对硬盘宏观结构思路,有助于更好的判断硬盘的故障和提供更快速的思路。
有些东西,要做到不求甚解,不要钻牛角尖,有其他更好的方式,更好的工具,都可以交换使用...
既然别人已经告诉你,怎么解决,你又能模范到,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考虑别人是怎么做到的.盘修多了,总结多了,自然会有感觉。
慢慢的形成属于自己的维修思路,这种东西每人可以教你,只能依靠自己。
金钱可以换取别人研究出来的东西,以缩短自己所花费的精力,提供维修效率。